又是一季吃菌时,近期,云南野生菌将陆续上市,同时也进入了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高发期。据统计,2021年云南省因食用野生菌发生中毒事件600余起,导致2000多人中毒,20多人死亡。为防范和减少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5月5日,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预防野生菌中毒预警公告》,内容如下:
一、广大群众要提高自我健康安全意识,不采摘、购买、食用不熟悉、难辨别的野生菌。云南省常见有毒野生菌可以在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查询。
二、食用野生菌应避免多种类混杂,烹饪加工时一定要烧熟煮透,严禁生吃凉拌,不宜同时饮酒。
三、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症状,应第一时间到最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四、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做好宣传预警、监测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等工作。各级医疗机构要开通“绿色通道”,首诊医疗机构要第一时间救治,对误食致命鹅膏(俗称白罗伞)、亚稀褶红菇(俗称火炭菌)等剧毒野生菌中毒患者及危重病人,要及时直接转至有救治能力的三级综合医院,争取救治黄金时间。
为了让大家避免误食有毒蘑菇,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省真菌多样性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联合对云南常见毒菌挂图进行了更新,共计24种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大家一定要认准看清,并不是只有“红伞伞,白杆杆”是毒菌。除了这些常见毒菌外,对一些不认识的菌子最好也不采、不买、不吃。
此外,不要轻信野生菌“验毒偏方”,根据传统的个别简单方法和特定经验来识别不同地方复杂多样的毒菌和食用菌,是造成误食中毒的原因之一。不要尝试用听来的所谓“民间偏方”去分辨毒蘑菇,因为很多方法都是讹传,没有科学依据。
5月6日,云南省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食菌须谨慎小心防中毒》预防野生菌中毒警示宣传片,提醒市民食用野生菌千万要谨慎。
※新闻延展
关于毒蘑菇的错误说法
错误说法1
颜色鲜艳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
“鲜艳”和“好看”本身就没有具体的标准。事实上色彩不艳、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麟小伞、秋盔孢伞等却极毒。广东地区食用毒蘑菇中毒的第一杀手——白毒伞是纯白色的,朴实无华。也有一些可食蘑菇种类是美貌且无毒的,来自鹅膏属的橙盖鹅膏,具有鲜橙黄色的菌盖和菌柄,未完全张开时包裹在白色的菌托里,有“鸡蛋菌”的别称,是夏天游历川藏地区不可不尝的美味。
错误说法2
毒蘑菇虫蚁不食,有虫子取食痕迹的蘑菇是无毒的
事实上,很多对人有毒的蘑菇是其他动物的美食,比如豹斑鹅膏经常被蛞蝓取食,白毒伞也有被虫啮食的记录。
错误说法3
毒蘑菇与银器、大蒜、大米或灯芯草同煮可致后者变色
银针验毒是个流传千年的古老传说,原理是银与硫或硫化物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古法提炼的砒霜纯度不高,常伴有少量硫和硫化物,用银器有可能验出;但所有毒蘑菇都不含硫或硫化物,不会令银器变黑。至于毒蘑菇致大米、大蒜或灯芯草变色的说法则完全出自臆想,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有实验人员曾经用致命白毒伞和大蒜同煮,结果汤色清亮,大蒜颗颗雪白,可见该法并不能验毒。
高温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可以解毒的说法危害更甚。不同种类的毒蘑菇所含的毒素具有不同的热稳定性。以白毒伞为例,其毒性成分毒伞肽,包括至少8种结构类似、骨架为8个氨基酸构成的环状肽。毒伞肽的稳定性很强,煮沸、晒干都不能破坏这类毒素,人体也不能将其降解。其中毒性最强的α-毒伞肽口服半致死剂量(LD50)是每千克体重0.1毫克,意味着吃下一两朵白毒伞就足以夺去一个成年人的生命,而且一旦入口就没有任何解药。大蒜里的活性物质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对毒蘑菇完全无能为力。
错误说法4
受损变色、流汁液的蘑菇有毒
其实这并不绝对,像松乳菇、红汁乳菇受损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却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错误说法5
毒蘑菇往往有鳞片、黏液,菌杆上有菌托和菌环
同时生有菌托和菌环、菌盖上往往有鳞片,是鹅膏属的识别特征,而鹅膏属是伞菌中有毒种类最为集中的类群。也就是说,按照“有菌托、菌环和鳞片的蘑菇有毒”的鉴别标准,可以避开包括白毒伞和毒蝇鹅膏在内的一大拨毒蘑菇。但是,这条标准的适用范围非常狭窄,不能推广到形态高度多样化的整个蘑菇世界,更不能引申为“没有这些特征的蘑菇就是无毒的”。
很多毒蘑菇并没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如亚稀褶黑菇,没有菌托、菌环和鳞片,颜色也很朴素,误食会导致溶血症状,严重时可能因器官衰竭致死。因此,这条标准让很多可食蘑菇躺着也中枪。例如,常见食用菌中大球盖菇有菌环,草菇有菌托,香菇有毛和鳞片。
(据云南省卫健委网站、“云南省疾控”微公号、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网站、央视新闻、云南网)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预防野生菌中毒预警公告 野生菌中毒 减少误采 身体健康